前《闇龍紀元》執行製作人馬克·達拉揭露,在開發《闇龍紀元:帷幕守衛》的早期階段,美商藝電與BioWare對其團隊提供的支援嚴重不足。
這位前BioWare開發者在最近的YouTube影片中,回顧了2017年的關鍵時刻——他稱之為「BioWare歷史上的定義之年」。他的記述剖析了影響《帷幕守衛》成形初期的決策,以及《質量效應:仙女座》問題重重的結局如何影響了工作室的內部動態。
時間線始於2016年底,當時達拉轉為監督《仙女座》的最後開發階段。他回憶道,《闇龍紀元》團隊感到「被忽視」且「缺乏來自美商藝電與BioWare領導階層的關鍵支持」。儘管重新指派達拉的目的是為了加速《質量效應》的完成並將資源重新導向《闇龍紀元》,但該策略最終被證明是無效的。
「這造成了危險的領導層空缺——專案在缺乏關鍵決策者的情況下繼續推進,」達拉解釋道。「雖然《仙女座》對《闇龍紀元》的影響有限,但它樹立了一個有問題的先例。核心團隊不應在缺乏其領導架構的情況下運作。」
在《仙女座》於2017年3月發行後——達拉直率地形容其為「令人失望」——BioWare在美商藝電日益親力親為的監督下進行了結構調整。儘管《仙女座》已完成,《闇龍紀元》在工作室優先事項轉變的情況下,仍然難以獲得支持。
頂級BioWare角色扮演遊戲
選擇你的冠軍


新決鬥第1名
第2名
第3名查看你的結果完成體驗以獲得個人化排名或查看社群選擇!繼續遊玩查看結果
達拉講述了他向美商藝電高層安德魯·威爾遜與派翠克·索德倫德提出日益加劇的擔憂,並獲得了關於《闇龍紀元》戰略價值的保證。儘管2017年的資源分配有限,資深成員凱西·哈德森意外回歸標誌著更深層的組織變革——這項決定是在未諮詢達拉的情況下做出的,儘管他資歷深厚。
「作為BioWare第二高階的人物,被排除在如此重大的招聘決策之外,顯示了深刻的蔑視,」達拉指出。「雖然我的意見不會改變結果,但此過程忽視了機構知識。」
當達拉預測BioWare將轉向《冒險聖歌》時,領導層重申了對《闇龍紀元》的承諾——這些承諾最終並未兌現。
「歷史證明了並非如此,」他諷刺地補充道。
美商藝電在2019年對《冒險聖歌》日益加劇的關注,系統性地耗尽了原本用於《帷幕守衛》的資源,迫使後者進行根本性的設計變更。儘管2024年的發行獲得了評論界的高度讚譽(包括我們給出的9/10評分),美商藝電後來認為其商業表現未達預期——這一描述遭到前開發者的異議,他們主張採用Larian Studios的開發模式。
隨著BioWare將重心重新放在《質量效應5》上,《闇龍紀元》團隊於今年初面臨了大幅裁員。